日前,中国首个全市场化运作的围棋比赛——城市围棋联赛广州站的比赛落幕。与体制内的围棋联赛相比,依托于市场的城围联,更能服务于真正的围棋文化需求,从而扩大围棋普及和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围棋在世界赛场上的成绩越来越好,从被韩国压制变成了胶着甚至一度反超的局面。世界冠军俱乐部的人数也在不断扩大。然而,与之对应的却是棋手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小。
围棋职业大赛的关注度也逐年下降,报道围棋赛事的媒体每次就是那几张熟悉的面孔,而且还有日益减少的趋势。没有了擂台抗日的激情,走过了抵御韩流的愤懑,围棋似乎连让大家看热闹的心情都没有了。
这是为什么呢?思来想去,我们得到一个可悲的结论,就是真正的围棋爱好者越来越少了。在现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简单的会下棋已经不太好称为真正的围棋 爱好者了,需要真正的在围棋中投入,消费才能给围棋产业带来发展。而对普通人来说,光是会下一条,已经是一个巨大的门槛了。
体制内的围甲 难以肩负起推广围棋的重任
职业棋手比赛前经常会说:“希望能下出精彩的棋谱。”这棋谱是给谁看的呢?棋谱最大的价值还是在欣赏它的棋迷中体现。举办职业围棋比赛的目的显然是为了扩大围棋影响力,发展更多的围棋爱好者。
但围甲联赛作为目前中国围棋赛程最长,一线职业棋手参加做多的赛事,在围棋普及上所能起到的作用却极其有限。
中国围棋甲级联赛是全国围棋团体赛的延伸,严格来说是体制内的比赛,很多参赛队伍是体工队的性质或者背景。在这种前提下,棋手自由转会,棋队灵活经营就变成了一句空话。
一个成熟的商业化体育联赛,运动员自由转会是让资金运转起来的关键。但围甲历史上屈指可数的几次大牌棋手转会都是“惊天动地”,或者命运多舛。早在2004年董彦就用事实告诉我们,如果真正想自由转会,那么棋手就得做好自废武功的准备。
同时体育俱乐部自负盈亏,自助经营也是推动自身向前发展的必由之路。一个俱乐部的自身价值很重要的部分是体现在爱好者的数量和认同上。
然而在现有体制下的围甲队伍里,很多是不用在意宣传效果和爱好者感受的,只要做好比赛的部分就行了。因为即使做了相关的工作,也不知道如何上报,反而可能给自己惹麻烦。
现在的围甲反倒是民营色彩比较浓烈的几支队伍活动做得有声有色,山东景芝酒业队几乎每个主场都要做现场讲解和普及活动。因为山东队背后运作的时候齐鲁晚报,是能够真正接触到普通棋迷诉求的媒体。
市场化的城围联 根据需求随时修正自己
2014年10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由此引发了体育界的层层震动。简政放权让体育产业可以直接与市场接轨。在这种政策前提下,在围棋文化需求的诉求下,城市围棋联赛应运而生。
新生事物总是在曲折的道路上成长,城围联起初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赛制的缺陷,定位的模糊,宣传的掣肘。但在市场的调节下,在棋迷的诉求中,城围联一直在不断的调整,使自己更加贴近大众,更具生命力。这种市场自发的调节效果是惊人的,更是喜人的。
城围联相比围甲更重要的是先天的优势。参赛的俱乐部都是自主经营,商业投资,按照市场规律优胜劣汰。棋手自由转会、俱乐部经营、棋迷活动等等在围甲看来令人头痛的问题,在这里全都迎刃而解了。
城围联现在最大的问题还是赛制的定位上,究竟是要做水平最顶级的联赛,还是要做亲民的群众性赛事,这需要好好的规划和布局。但无论先往哪个方向走,都是中国围棋产业化再度迈出的重要一步。
围棋竞技影响力已达极致
昔日的围棋天才少年,现在正在北大进修哲学的李喆这样说:“围棋的竞技性所能达到的影响力,在聂老那个时代已经达到了巅峰。那么,围棋未来的发展一定是在文化方面,就是对它具体的价值进行更好地挖掘和提炼。”
聂卫平在中日围棋擂台赛时代为围棋赢来了空前的社会效应,很多不懂围棋的人也在关注围棋,当年的种种故事,至今还为人们津津乐道。但再也不会有那样的历史时代,那样的政治背景了。围棋天生观赏性的不足,始终制约着竞技围棋影响力的扩大,这是所有围棋人必须正视的一点。
对普通人而言,下围棋是为了什么?娱乐,所以我们要办更多的贴近普通人的围棋活动;交友,因此我们要发掘和鼓励更多的人来“手谈”;求道,只有围棋人口基数上去了才能找到更多同道。单纯的依靠竞技围棋的影响,想做到这些显然是力不从心的。
城围联的主旨,中国围棋的诉求,李喆的思索,不约而同地汇聚到“文化”二字之上。围棋几千年传承绵延下来,真正让她生生不息的也正是其文化内涵。
让小时学棋的孩子,长大之后依旧能够喜欢下棋;让会下围棋的人们,经常有机会接触棋盘棋子对弈;让棋艺精湛的棋手,成为所有人的偶像和社会的财富。这是围棋人们应该努力去做的。再去拼一两个冠军,也只是局部上得失,全局而言还有巨大的大场没有走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