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跟一个寒假里正在和我孩子在同班学围棋的同事聊天。这位同事是一个在育儿方面很有想法的妈妈,还是他们家长圈里的“风向标”。
聊到给孩子选择兴趣爱好,同事表示给孩子选择兴趣课“在精不在多”:
她只给孩子报了两个,一个是运动型的——街舞,另一个锻炼孩子思维和专注力的围棋。
问原因,她说:“我就是希望儿子的思维活跃点。他班上也有几个脑子转得快的,几乎都在学围棋。”
这一点我很认同,补知识不如补思维。而问谁能补思维,围棋确实“有一手”。
在孩子报班学习围棋后,老师说儿子的思维更灵活,其他课的老师也说儿子的专注力更是没得说。
说来也巧,我自己本身就有“围棋情结”,大概因为小时候我爸教我下过围棋,我的数学成绩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其他课的成绩也很优秀,我几乎成了让众多家长羡慕的“学霸”级。
当时觉得我爸简直太聪明了——选择学围棋不仅能走一步看三步,还能各种看穿我下一步想下哪,很好的锻炼了我的思维能力和计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