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棋时总忍不住追着对方的棋子打?
明明看着能吃掉,最后却被反杀?
费了半天劲围堵,对方没怎么样,自己的棋倒变得支离破碎?
如果你也有这些经历,或许误会了“攻击”的真正含义。
围棋里的攻击从不是“饿狼扑食”,而是像猎人设计陷阱一样——看似在追,实则是在布局。
进攻时,先思考:
一、问自己:“我站稳了吗?”
新手攻击最容易犯的错:眼里只顾着吃对方的棋,忘了看自己脚下的坑。
口诀说“攻彼顾我,攻人先守己”,意思是说攻击前先看一眼自己的棋:有没有没补的断点?有没有气紧的地方?有没有一块棋还没活?
比如对方在你右下角挂角,你匆忙冲上去打吃,结果自己左边的棋留了个大断点,对方反手一断,你瞬间从“攻击者”变成了“抢险队员”,之前的攻势完全丧失。
攻击的第一步,是让自己站得稳。
就像打仗,先加固营垒,再出兵讨伐,才不会后院起火。
二、把对手的棋拆成两半,你就赢了一半
为什么高手总爱“断棋”?因为一盘棋的胜负,往往从“分断”开始。
口诀“分而攻之,断而后攻”,如果对方的棋子连在一起,像铜墙铁壁一般,你攻势再猛也攻不下;但一旦被分成两块孤棋,它们就像被击散的残兵,顾此失彼。
比如对方在边路列了一排,看似厚实,但只需找准中间的断点——左边的棋要跑,右边的棋要活,对方乱了阵脚,你只需要左右夹击,慢慢收网。
攻击的核心不是吃子,而是让对方“顾不过来”。
三、别磕“硬骨头”,专捏“软柿子”
下棋时遇到对方的厚势还往前冲?这无异于以卵击石,不仅伤不到对方,还会被反震得粉碎。
口诀“攻其薄弱,避其实强”告诉你:攻击要挑软的捏。对方的孤棋、气紧的棋、没活的棋,才是你的目标。比如对方在中腹飘了一颗子,周围没接应,这时候轻轻一镇,对方就只能仓皇出逃,你跟着围空就行。
真正的攻击,是让对方在逃跑中不断损失。
四、别贪杀!有时放一放更有利
“我明明能吃掉这一块!”多少人因为这句话,把整盘棋都搭了进去。
围棋中有个道理:贪杀必亡。口诀“攻击勿过,意在获利”说的就是,攻击的目的不是吃子,是通过压迫对方,给自己抢地盘、涨势力。
比如对方一块棋逃到你阵地边缘,你没必要非要吃死它,而是贴着它围空:对方每走一步,你的空就厚一分,等对方活下来时,你早就赚得更大利益,这时候就算没吃子,你也赢了。
攻击的最高境界:对方活着,但你赢了全局。
围棋的攻击像下象棋的“弃子攻杀”,像打仗的“迂回战术”,从来不是横冲直撞。记住这些口诀,下次下棋时别急着吃子,先想想:我站稳了吗?能分断对方吗?能借攻击围空吗?
做到这三点,你的进攻就会像高手一样,看似云淡风轻,实则步步紧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