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年,中国围棋的形势越来越好,哪怕是业余棋手,日子也比原先好过多了。在围棋业余大赛中,黄河杯的奖金是最低的,冠军才两万元,但却不乏高手捧场,原因是黄河杯历史悠久、规范严谨、富于人性所形成的品牌效应,这一切,都源于黄河杯的创始人,年近八旬的伍爵天,他以一己之力,把一个全国性的业余围棋赛事坚持了二十多年,为全国业余棋手提供了一个舞台。许多当今的职业顶尖高手当年就是以冲段少年的身份从黄河杯走出来的,黄河杯已成为中国围棋后备人才的摇篮。
八旬的伍老身体倍儿棒
伍爵天是甘肃围棋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是黄河杯的创办人,也是一位颇有权威的围棋裁判长,本报记者经常在各种大赛和围棋活动中见到伍老的身影,但与之深谈却是直到今年4月底的“第三届劲龙杯深圳围棋公开赛”中,而话题一开始却是从健康与养生谈起。同是围棋活动家,年近八旬的伍老身体状态相当好,令人意外的是,尚能登山的伍老说自己没有任何养生心得,中午从不午睡,每天就睡6小时。饮食上也没有什么顾忌,几十年如一日地喝高度数白酒。伍爵天身体好的原因是睡得快,一躺下,15秒就能睡着,最多不超过半分钟。年纪大了,但思维不乱,伍老说对自己这一点很满意。“说到底,最关键的还是基因,看来我的基因还是挺好的。”其实,伍爵天身体倍儿棒还有后天的因素,他早年在部队的经历,对身体无疑是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伍老参加过朝鲜战争,“打过三年半的仗,我是名文艺兵,虽然没有直接杀敌,但也负过伤,腿被炮弹片划伤了。”
伍爵天8岁开始学围棋,但在部队很难找到棋友,好在他所在的三野是陈毅的部队,而陈毅喜欢围棋人所皆知,“当时部队上下没有什么等级观念,都玩在一起。我就教战友学围棋,没有棋具,就用纽扣代替。”
1956年,当了8年兵的伍爵天中尉转业到兰州,当时兰州没有人会下围棋,他不甘心,就到大街上到处找,直到80年代开始,伍爵天才算正式在甘肃开展围棋活动,当时,中日围棋擂台赛造就了兰州一大批围棋爱好者。1986年5月,伍爵天和兰州围棋界的同仁一起发起并创办了“首届黄河杯业余围棋最强战”。当时,参赛单位仅限于黄河流域的西宁、银川、乌鲁木齐、兰州等地。1990年,经当时的国家体委棋类司批准,“黄河杯”扩大规模,接受全国各大、中城市棋手报名,并经中国棋院批准,给冠、亚军授予业余6段称号。比赛增加了武汉、成都、西安等队,共10个队,故也称十省、市围棋赛,进一步扩大了“黄河杯”在全国的影响。也就在这一年,55岁的伍爵天离休,全副身心搞围棋。从1991年起,北京、天津等大城市也纷纷组队参加黄河杯,盛况空前。同时,比赛正式定名为黄河杯全国城市业余围棋锦标赛,并追授每届前六名为业余6段。这样,黄河杯便成为国内继晚报杯后的第二个传统业余围棋大赛, 规模比晚报杯大一倍。
黄河杯成冲段少年的练兵场
黄河杯举办多年,冠军奖金数至今都没变过,是什么原因让黄河杯在奖金不涨的情况下仍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和号召力呢?伍爵天说来参加黄河杯的人并不是冲着名次去的,而是去学习的。这些年,不仅许多知名棋手成为黄河杯的常客,黄河杯还成了冲段少年的练兵场。“黄河杯的口碑好,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性化,会务和食宿安排透明度极高。例如,比赛找接待宾馆,如果是别人承办的比赛,一般都会吃差价,在房费上先赚一笔,但我为了减轻参赛者的负担,宾馆给我什么价,我就给参赛者什么价。在这一点上,除了我,至今还没有谁能做得到。我认为,要名就不要利,要利就别要名,如果你名利双收,迟早是要还的。我一个离休干部不缺钱,我就要点虚名,利就不能要了。”
其实,黄河杯前15届是非常困难的,有一届伍爵天还要自己掏钱。15届之后黄河杯走向全国,甘肃围棋协会只管竞赛,接待以及比赛的招商全部承包出去,办赛的改革使黄河杯获得了生命力,也不再局限于西北。伍爵天说,由于在回报上的要求很低,能把比赛按规定和标准办起来就行,因此各地都有很高的积极性。也由于黄河杯影响太大了,现在,办黄河杯每年都有人主动来与他们合作。
随着全国其他城市竞相争办,伍爵天和他的甘肃围棋协会已从最早的主办单位变为承办单位。中国围棋协会作为主办单位明确表示,不管是谁实际上在操作黄河杯,他们只认伍爵天和他的甘肃围棋协会。
伍爵天提前离休搞围棋,很多人都不理解,包括他的老伴。“现在,老伴很支持我的工作。做了这么多年围棋工作,最开心的就是走到哪里都有朋友。”作为老资格的裁判长,伍爵天直言批评一些中国的高段棋手缺乏修养。“马晓春有一次拿了世界大赛的亚军,心里不高兴,竟不上台领奖。这种事发生在著名棋手身上是很不应该的。”